〈兒少毒品防制與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〉
蔡總統說,這一場反毒戰爭,「只准勝、不許敗」。然而政府真的有決心打贏這場毒品戰爭嗎?
我在6月17日行政院長總質詢時提到,目前在台灣,兒童少年藥物濫用情形,以第三級毒品─尤其是愷他命─為最大宗。然而根據研究,兒少在接觸毒品到上癮至少需要兩、三年的時間,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及早介入輔導,是可以有效阻止毒品在兒少的危害,甚至可以降低其他犯罪問題發生。
然而目前我們對於兒少毒品防護輔導的機制,仍有許多破洞:在學學生方面,學校就只是做做宣導、尿篩,可是真正輔導的人力是不足的,甚至只是由教官、替代役來做輔導工作,有專業性的問題;而未就學的兒少,則是由衛福部來做輔導工作,但輔導能力還是不足,人員的流動率也高。
防制毒品最重要的單位,也就是各縣市設立的毒品危害防制中心,很可惜也有很大的問題:依據102年監察院的報告,指出毒防中心「權責不明及人力不足」;而法務部也坦承毒防中心的功能不彰。
要打贏這場防毒戰爭,我們有許多漏洞要補,我希望行政院長未來可以親自主持行政院的毒品防治會報。因為這種跨部會的協調會議,需要有院長親自主持才有成效。
此外有關兒少權益方面,依據我國於103年通過的《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》條文,成立的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小組」,我認為有兩個問題,第一是層級太低、第二是沒有兒少代表、第三沒有依據《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》,設立「接受涉及違反兒權公約的申訴機制」。
因此針對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小組」,我有以下三點主張:
1. 將兒少權益小組層級升高,由副院長主持相關會議
2. 設置違反兒權公約申訴機制
3. 設立兒少代表參加討論
最後,我以聯合國在《我們兒童: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後續行動十年期終審查》中的宣言作結,期待行政院一同關心兒少權益:
「我們都曾經是兒童。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幸福,這一直是並將繼續是人類最普遍珍視的願望」
#兒少權益 #毒防中心 #兒童權利公約 #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小組 #毒品防制 #兒少毒品問題